“你是否曾因中国科技创新发展而心潮澎湃,想写读后感却无从下笔?你是否阅读《知识就是力量》众多前沿科技作品,却不知如何与科学家作者对话?你是否有个文学梦,屡次投稿却泥牛入海得不到回应?……”7月2日,“知识就是力量·与科学家同行”鹭岛计划走进海沧区学校。作为中国科学家为青少年倾情打造的跨学科、深阅读科普期刊——《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始终注重搭建科学家与青少年互动的桥梁,杂志社副主编何郑燕老师,应邀前往厦门海沧北附学校,在“金声讲堂”为学校的科学小记者们,也是“全学科阅读班”的同学们分享创作密码:《从读者到对话者,如何写出打动科学家的信》
响应院士倡议,营造科普阅读新风尚
在2025年“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上,10位两院院士联合发布“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巴中倡议,包括培养阅读习惯、坚定人生信念;融合阅读实践、培育科学思维;创新阅读载体、塑造科学品格。
倡议为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提供了指引。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会同《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共同启动“知识就是力量·与科学家同行”鹭岛计划,组织“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走进校园。聚焦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青少年搭建综合性科普学习与实践平台。
为推动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携手本地科学教育服务中心厦门书香阳光走进海沧北附学校,开展“读《知识就是力量》,给科学家写信”等活动,帮助青少年在科普阅读中提升思想境界、增强思维能力、树立远大志向。
揭秘沟通密码:从阅读者到科学对话者
如何将阅读前沿科技知识的收获,转化为与科学家作者进行深度对话的契机?讲座伊始,何老师从1979年刊发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上编辑部与周恩来总理书信故事的一篇文章说起,引导同学们看见书信中承载的科普情,并以院士科学家们分享自己少年时代阅读《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的收获视频,生动诠释了“对话的力量”。随后通过解析科学家的写作思维、构建有效沟通的信件框架、经典案例与常见误区等内容,结合杂志刊载的前沿科技文章,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家的写作密码,以“阅读科普好文,就是与科学家对话”的理念,指导同学们如何从优秀的阅读者,进阶为主动思考的对话者。
点燃科学热情 做少年追光者
厦门海沧北附学校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今年4月,该校率先设立《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校园小记者站,通过阅读漂流、采访创作等活动点燃同学们的科学热情,引导同学们做少年的追光者。
在交流分享中,同学们了解到,通过参加“给科学家写信”活动,大家不仅能在与科学家的“隔空对话”中,汲取专业知识,更关键的是能培养科学思维、锻造探索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从“阅读者”到“对话者”,从“知识接收者”到“科学思考者”的转变,为未来发展播撒下科学的种子。
活动现场的同学们纷纷发言:“从前觉得科学高深莫测,离我们很遥远。现在明白了,科学涵盖万物,它就蕴藏在我们身边,等待我们去主动发现。”
“原来科学真就存在于生活点滴!以后我会更关注生活细节,主动思考,勇敢提问。”
“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更要领会传承‘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鹭岛播种科学梦,科学家领航向未来
据了解,《知识就是力量》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全民推荐的优秀阅读项目,自2015年开展以来,传播覆盖人次近 4.87 亿人次,引领青少年弘扬科学家精神,展示科学少年风采,培养了一批能采访、会写作、擅表达的科学小记者,活跃在全国各地的科普活动中,许多学生因为参加活动,提升了科学素养、表达素养、写作素养,在中高考中脱颖而出。
“知识就是力量·与科学家同行”鹭岛计划,旨在汇聚丰富的科学家资源、权威的科普内容资源、多元的科普活动资源,打造优质的科普品牌。自2025年4月启动以来已举办超过举办超过10场“科学家领读者”校园讲座,以及“科学小记者科技企业行”等活动。
此次活动不仅传授了与科学家沟通的实用技能,更在青少年心中播种了科学梦想的种子,点燃科学梦想。未来,“知识就是力量·与科学家同行”鹭岛计划将陆续走进更多的学校和社区,为青少年搭建走近科学、对话科学巨擘的平台。
责任编辑丨江韬
排 版丨阮琦
运营编辑丨赵青云
质量审核|何郑燕
融胜配资-股票配资资金-炒股哪个平台好-在线股票配资门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